眼看我從中學美術教育崗位退休已七個年頭了。每到年底,我都會情不自禁的回想起自己在南昌28中退休前幾年的一段段往事,在完成美術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投身于傳承和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校文化建設工程。這項輝煌而特殊的文化建設工程后來成為我校素質教育的經典案例,被省市教育部門表彰并評為省級素質教育示范校,作為親歷這項工程的實施者和見證人,同時也成為我人生經歷中值得紀念、記錄和書寫的華章。
南昌瓷板畫,又稱瓷上肖像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手工繪畫技藝,起源于江西景德鎮(zhèn),形成于古都南昌。南昌瓷板畫經歷了幾千年的變革,流傳至今,形成了特有的陶瓷贛文化氛圍,并輻射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國內鄰近的云南、貴州、廣東、福建、湖南、湖北等。尤其在近代,南昌瓷板畫經過六代人傳承,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大批精品,作品遠銷幾十個國家,其工藝聞名海外,有的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首腦和貴賓。南昌瓷板畫作為家鄉(xiāng)唯一的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文化價值彌足珍貴。
南昌二十八中力求在十二五期間打造江西初中第一品牌,辦特色學校。藝術特色又是本校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之一,怎樣將這一優(yōu)勢保持下去,發(fā)揚光大,并有所創(chuàng)新,這是擺在學校管理者面前的嚴峻挑戰(zhàn)。經過一番周密調查,學校敏銳捕捉到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大膽將2008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產的南昌瓷板畫作為向學生進行民族文化藝術教育的契入點,學校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指定我(音美教研組組長)及美術老師負責具體工作,我知道這副沉甸甸的擔子光榮而又艱巨。
由于南昌瓷板畫屬于民間絕活,制作工藝精致繁復,且制作周期較長,特別隨著現(xiàn)代影視制作技術的高度發(fā)展,給這一民間技藝帶來一定的沖擊,目前,從事瓷板畫的藝人不足40人,得到正宗傳承的只有10余人。為了拯救和保護這一頻臨消亡的民間工藝,省市各級政府及文化部門高度重視,將培養(yǎng)傳承人放在首位。南昌市政府撥出專款、劃撥建設用地。高調成立了南昌瓷板畫研究培訓中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親臨現(xiàn)場辦公,指導建設工作。市政府甚至對前來參加瓷板畫培訓的學員發(fā)放生活補貼的形式,招募有志于瓷板畫學習的青年。
招募青年學習瓷板畫只是權宜之策,從長遠來看,弘揚民族文化應從娃娃抓起,我校領導班子正是瞅準了這點,早在審遺前,就主動派出由我?guī)ш牭?位美術老師上門聯(lián)系,周密論證和科學規(guī)劃。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我校瓷板畫活動于2008年12月拉開帷幕。2009年10月,南昌瓷板畫少年培訓基地在各界人士的期待中正式掛牌。
前期論證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面臨諸多的問題和困難。一是南昌瓷板畫,技術要求高,繪制周期長,材料昂貴,成本較高。二是初中學生年齡小,時間少,技術上很難達標等因素。最初論證幾乎否定了開辦瓷板畫活動的可能性。然而就在我們打算放棄的時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瓷板畫大師王躍林老師拿著幾塊畫有花鳥的瓷板畫對我們說:“這些是小學生畫的瓷板畫,可以先從簡單的表現(xiàn)形式開始。專家的鼓勵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和力量,通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的研討,我們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
(1)從簡單的國畫花鳥、山水及裝飾畫入手,拓展繪畫表現(xiàn)領域,將初中生喜歡的卡通、漫畫引入瓷板畫中來,通過幾年的過渡,逐步向肖像瓷板畫靠近;(2)強調興趣培養(yǎng),降低評價標準,鼓勵人人參與;(3)活動時間、安排在相對寬松的周二、周五的下午,以及寒暑假;(4)不惜成本,注重節(jié)約,材料循環(huán)使用。
經過一番嚴密科學的可行性論證后,馬上進入籌備過程:(1)由全體校級領導、有關中層以及美術老師組成的考察組來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車間參觀、學習,并與專家交流研討;(2)機構人員落實,成立瓷板畫活動小組,首批招收學員90余人;(3)采購器材設備:學校投入近萬元,派專人專車赴景德鎮(zhèn)采購烤爐、瓷具、顏料等,在校舍十分緊缺的前提下,騰出一間較大的場地做活動教室;(4)制定了近期、中期、遠期活動方案、目標、任務、評價體系詳實具體;(5)聘請江西師大美院及景德鎮(zhèn)工藝師遺產保護中心專家授課。
萬事俱備、說干就干,有關機構和人員上下聯(lián)動、雷厲風行:(1)由政教處加強對活動小組的管理和檢查考勤;(2)從國畫花鳥入手,聘請市畫院著名畫家卜達老師執(zhí)教;(3)得到了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大力支持,他們安排國畫系畢業(yè)生來我校實習,參與培訓工作;(4)自編培訓教材,主動向有關部門索取瓷板畫專業(yè)書籍及培訓資料,結合學生特點,編成初級學生用校本教材。將課堂上學習過的專業(yè)知識,如單獨紋樣、適合紋樣等應用到瓷板畫繪制中來。活動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和辦法。
培訓活動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然而困難和問題也實實在在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不得不加以應對和解決。平時學生都是在紙上作畫,面對白瓷堅硬光滑的表面,大家顯得力不從心,專家耐心細致引導他們正確地用筆用色,并介紹了幾種特殊方法和竅門,比如借助海綿、棉簽、餐巾紙等材料制造畫面肌理效果。由于瓷板畫的特殊性,有的顏色干后會變色、變淡,怎么來應對各種變化,專家都一一指點。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切身感受到了瓷板畫的奧妙和魅力,學習興趣倍增;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經過數(shù)年地培訓,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水平,隨著初中三年一輪的培訓和制作,產生了一批又一批有少兒趣味、風格不同的瓷板畫作品。為了充分展示學生的勞動成果,學校投入數(shù)萬元,改造裝修了師生藝術畫廊,用于展覽和陳列師生優(yōu)秀繪畫、書法及瓷板畫作品。
畫廊不但吸引了校內外師生的參觀,還分別接待了全國各地、港臺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內外嘉賓的觀摩和交流。除此之外學校還充分利用藝術節(jié)綜合展覽、校園網、展示櫥窗及校報,全方位推介學生瓷板畫作品。
2008年——2014年12月,每年都會舉辦瓷板畫現(xiàn)場比賽,由最初近百位選手發(fā)展到后來的200——300多位選手在操場擺開擂臺,繪制瓷板畫。比賽現(xiàn)場彩球高掛,彩虹門高懸,氣氛蔚為壯觀。比賽聘請瓷板畫專家及市美術教學中心組的成員,現(xiàn)場為選手評分,真正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公開的競賽原則。2010年的第十五屆“希望之星”藝術節(jié)瓷板畫現(xiàn)場比賽,迎來了全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瓷板畫第六代傳人馮杰教授的到來。賽前老教授細心指導,現(xiàn)場示范,給參賽選手極大的鼓舞和激勵。此項活動,還引起了在江西考查地方文化藝術工作的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付主任周小璞司長、省文化廳王曉慶廳長等一行專家的極大興趣,他們來到比賽現(xiàn)場參觀了學生的現(xiàn)場表演。選手認真嚴謹?shù)淖鳟嫅B(tài)度和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給文化部官員和專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她們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勞動頻頻點頭表示贊嘆,并不斷用相機拍攝學生作品及現(xiàn)場畫面,她們不時熱切詢問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感受。所有獲獎作品,均被學校珍藏在師生畫廊中。我校開展瓷板畫活動和瓷板畫現(xiàn)場比賽的情況,吸引了《江西日報》、《江南都市報》、《南昌晚報》、《江西教育電視臺》等省市各大新聞媒體及網站的爭相報道。學生通過活動,展示了自己的藝術才華,他們深刻體驗到了活動帶給他們的成就感、放松感和幸運感。
我校藝術活動卓有成效,保證了學校素質教育特色鮮明、落到實處,引導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感。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奠定了基礎。通過此項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瓷板畫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們切身感受到了一種保護和傳承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感。可以預見,南昌瓷板畫這一民族文化的花蕾將會在我校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
2022年11月27日于上海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
